服务温度是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的关键衡量标准。近日,笔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了解到,该局以“特诊”窗口为切入点大牛证券港股,创新推行“三诊工作法”,通过“惠企措施+精准服务”双轮驱动,有效疏通企业发展堵点、助力提质增效,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支撑力。
“三诊工作法”提供全周期暖心服务
“特诊”窗口秉持“把麻烦留给自己,把方便留给企业”的主动服务理念,创新打造“事前会诊+事中陪诊+事后回访”的全周期服务体系。
事前主动“会诊”,推动政策精准直达。主动梳理企业潜在需求,将土地政策、审批流程等专业内容转化为“白话指南”,避免“官话套话”,并通过政策宣讲会等形式提前送达,让企业“未动先知”,确保政策传达“接地气、能落实”,从源头杜绝形式主义。
事中贴心“陪诊”,实现审批集成办理。建立“一对一”项目服务群,提供从材料准备到审批办结的全流程跟踪和代咨询协调等服务,变企业“多头问”为部门“集成办”。
事后暖心“回访”大牛证券港股,促进服务持续优化。定期开展企业回访,不仅跟踪审批结果落地情况,还主动收集企业新需求推动服务迭代,以“开门纳谏”的方式推动服务作风持续改进。
“主动出诊”促进政策红利快速落地
“特诊”窗口积极延伸服务半径,变“被动受理”为“主动上门”,深入企业一线实施精准帮扶。
例如,在获悉番禺区某机械制造企业因土地变更协议未能完善等关键问题,导致升级改造计划陷入停滞,企业面临时间与成本的双重压力后,“特诊”窗口主动派出专人对接服务,与企业“面对面”拆解政策要点,“手把手” 梳理审批堵点,高效促成土地变更协议签订,推动项目提前2个月重启建设,帮助企业及时引入战略合作新资源。
“窗口微改革”赋能营商环境大提升
通过“特诊”窗口的实践,番禺区实现从“程序合规”到“发展护航”的服务模式转变,成为区域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样本。
其中,审批改革协同推进。番禺区针对产业项目推行提前开展设计方案预审、“拿地即开工”“多证联发”“完工即投产”等创新机制,多部门联动为项目审批最高提速98.5%。例如,某产业项目依托“全周期”服务实现“交地即动工”,提前23个月竣工投产,生动诠释了“番禺速度”。
同时,惠企措施精准落地。番禺区持续全面落实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七批173条惠企措施,通过设立产业服务专窗,实现企业不动产抵押登记等业务“一小时办结”,推行“土地带押变更”模式,企业无需筹措资金提前还贷即可完成土地合宗,有效破解融资难题,以“广州速度”展现政务服务的力度与温度。
此外,服务成效持续显现。随着“特诊”窗口服务迭代升级和惠企措施精准落地,番禺区以“近悦远来”的营商环境展现城市诚意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决心。
截至2025年8月,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“特诊”窗口累计服务企业群众超630人次,解决报建流程不熟、土地合宗、分期确权等问题300余项;通过“主动出诊”模式开展政策宣讲、座谈及上门服务等活动30余次,协助企业解决规划资源报建类问题50多项,切实增强了企业扎根湾区、长远发展的信心。
南方+记者 钟晓宇
通讯员 穗规资 番规资宣大牛证券港股
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